时间:2022-09-28 02:37:14 | 浏览:4734
编者按:
70年前,毛主席一句“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”,受几千年封建统治和百年帝国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获得解放,成为中华大地上的真正主人。中华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篇章,可谓千古巨变。曾经哀鸿遍野的荆楚大地,也因这场变革迎来新生。
近日,党参君推出“湖北解放纪实”系列文章。
团风县作为著名的渡江战役最上游起点而载入史册并非偶然。
位于巍巍大别山脉的团风可谓人杰地灵,英才辈出。革命先驱林育英、林育南,地质学家李四光,经济学家王亚南,哲学家熊十力,文学家秦兆阳都诞生在这块土地上。团风县革命历史悠久,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。这些红色遗存至今在这片革命故土上“诉说”着那段烽火硝烟的岁月。
团风县
我们首先来到了团风著名的革命胜地回龙山镇。早在中国共产党创立初期,这里就燃起了革命的星星之火——1921年,林育南、恽代英在此办学,取名“浚新学校”,并在这里召开由来自湖北、湖南、四川等省的24名进步青年参加的“共存社”成立大会。去年,共存社旧址已重新修复,成为很多人了解当地红色历史的新去处。
林育南故居
共存社旧址(1)
共存社旧址(2)
共存社成员合影
杜皮抗日五大队旧址位于团风县杜皮乡的张家山。五大队是黄冈地区第一支人民武装,由中共黄冈中心县委于1938年7月开始组建,于10月24日(黄冈县城失陷的第二天)正式树起了抗日大旗,定名为“鄂东抗日游击挺进大队”,后改编为该部独立游击第五大队(简称“五大队”),大队长张体学,军政委员会书记先后是谭希林、刘西尧。
抗日游击第五大队成立旧址(1)
抗日游击第五大队成立旧址(2)
鄂东抗日游击挺进大队成立旧址
而最让团风人引以为豪的,还是当年此地渡江战役的壮举。2009年建成的团风渡江战役纪念公园位于团风县,城区西北角,座落于举水大桥东侧。
一走进公园,最醒目的便是渡江战役纪念碑,这个全红钢结构雕塑,形似鼓励船帆,底座“江”字造型,代表浩瀚长江,桅杆“1”代表百万雄师过大江,桅杆与帆造型“β”代表团风38万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乘风破浪、开拓奋进。纪念碑高25.2米,再加上地面海拔23.8米,恰好49米,暗合1949年渡江。基座两侧为渡江战役大型浮雕,前后分别为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上将题词和纪念碑碑文。
渡江战役纪念碑
公园内的渡江战役纪念馆为北方三合院建筑,分为渡江战役陈列馆、团风名人馆、现代声光电数字影像馆等。纪念馆以丰富翔实的文物史料、音像资料,展现了渡江战役波澜壮观的历史场景。看到纪念馆墙上十个大字:“打过长江去,解放全中国”,立刻让人眼前浮现出那时烽火四起的长江。
渡江战役纪念馆(1)
渡江战役纪念馆(2)
渡江战役纪念馆陈列的照片
据统计,渡江战役有43名指战员牺牲,长眠在团风这块红色土地上。团风人没有忘记先烈,如今,团风渡江战役纪念公园作为新建的红色旅游重点景区,是团风红色旅游新名片,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每年这里都会举行各种纪念活动。
。
未完待续
(总策划 冯正安;通讯员 邹才胜 程时祥)
9月17日下午,全县政法领导干部政治轮训班、平安团风建设专题研讨班结业式举行。县委副书记、政法委书记童国锋出席结业式并讲话,副县长、县公安局局长叶青锋主持,县法院院长吴刚,县检察院检察长张亚出席。童国锋指出本次政治轮训班紧扣加强政治建设主题
(记者柯利华、通讯员赵林武、肖超)1月14日,G347国道陶店至举水河桥段改建工程团风段项目开工,通车后,将形成一条连接黄冈至武汉的江北快速大通道,加速打造阳逻至团风“15分钟快速经济圈”。G347国道团风段改建工程起点,位于黄州区陶店乡邱
荆楚网(湖北日报网)讯(通讯员 赵林武、肖超)11月10日,团风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,代县长胡凯作《政府工作报告》(下称《报告》),2022年,团风县坚持工业强县、产业兴县,认真落实产业链链长制,着力“延链、补链、强链”,推动团